談品牌思維

 如何在Facebook上經營個人品牌?(三)選擇適合你的圈子

 如何在Facebook上經營個人品牌?

第三步,選擇適合你的圈子。

 

坊間圈子很多,活動很多,個個都有活動,那麼多會,那麼多組織,如工聯會、BNI、童軍總會、媽媽會、婦女會、青年創業會、青年協會、市務學會、創新學會、工商總會,數之不盡,我們的時間、體力有限,那我們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關鍵是先清晰自己的理念、目標受眾,繼而就是評估圈子是否適合自己的方法。20%前期準備決定了80%的效益。

 

圈子可以是組織、人際圈子、網上群組,你工作上也是圈子,你家庭上也是一個圈子,你的人脈圈子由眾多圈子組成。

 

我會把評估圈子是否適合你分為六個步驟

 

步驟 1:目標受眾確定
步驟 2: 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
步驟 3 :觀察圈子
(市場定位、吸納受眾、組織者的魅力、處事風格、團隊成員、文化、價值觀、氣氛、可加你想觀察的元素)
步驟 4: 人脈分類
步驟 5:作出評估
投入
回報
出發點
組織者、組織的人脈是否適合你
步驟 6:潛在回報和風險

我直接用事例去說明,大家會更容易明白,假設我是一個想創業的青年,同時我不懂有甚麼方法。

步驟1 :目標受眾確定
A 創業家,參考他們的成功模式、思維方式。
B 正在創業的人,參考他們如何開始,正在做甚麼項目
步驟2: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
創業組織
步驟3:觀察圈子
我按之前曾參與過的組織來說,簡單說明。
市場定位:滙聚創新人才的圈子
吸納受眾:正在轉型的中年、經營自己業務的人
組織者的魅力:學識
團隊成員:執行力強、多變
文化、價值觀、氣氛:互相幫助
步驟4:人脈分類
圈子內有幾多是互助性人脈?能成為團隊,互相協助,成就彼此?
圈子內有幾多是提攜性人脈?能建議你方向、策,可以是老師,看好你的大佬
圈子內有幾多是支撐性人脈?可以是你看好的人,又或者是項目中你作為領袖,團隊中的成員

 

步驟5:作出評估
你願意投入多少?投入幾多時間,體力,心思?
估計回報是甚麼?
互助性人脈可吸納更多提攜性人脈
簡單來說,組成團隊,力量大於個人,共同吸納貴人、大佬
你的出發點是甚麼?認識更多創業人,透過相處改變思維,學習及吸收商業知識,同時參考成功模式。
組織者、組織的人脈是否適合你?
你想要的是甚麼?

 

適合就作出行動吧!可以隨一步一步增加更多的投入。
不適合就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吧。

 

步驟6:潛在回報和風險
經營人脈圈要考慮潛在的風險,假設最壞情況會怎樣?
我:會損失了時間、付出的心血,同時我認為是值得的,因為我選擇了就預計所承受的風險,同時我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圈子、商業認知、團隊。

 

我曾經問自己:這樣識人會很有目的嗎?

曾經我會覺得好像不太好,好像好有目的,後來,想通了,其實出發點更重要,出發點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想為他人一起在平台上成為更好的人,出發點不是壞,那這是使我更有系統去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方法重要,原理、系統更重要,技術很容易可以複製,而道(心法)卻是難以複製,掌握到心法,技術在這年代轉變太快,你可運用各技術去選擇圈子。分享以上的方法,你可以試在facebook、線上線下群組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

 

那你會如何去選擇自己的圈子?

上文:

如何在Facebook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一)你就是公司

如何在Facebook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二)你要有一個圈子

====================================================

未來我Yoyo將會持續更新有關個人品牌的文章,個人品牌,成為自己,讓自己變得快樂,變得幸福!

如果覺得這個系列不錯,歡迎Follow、拍手或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拍手不只可以拍一次喔)

1~3次代表還可以,還有進步空間;

5~以上代表覺得寫得很好,願意分享給我的朋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