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命運,不過是我們一生習慣之總和。
這句話是我最近很有興趣了解習慣的原因,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個決定時間怎樣用,每一個用錢習慣,每一句說話,說真的,其實都由習慣組成,所以即是變相會影響著工作效率,財務狀況,甚至是人生幸福,所以,能了解習慣更多,更能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和人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英文是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2012出版。
全書分為三章,探討 1. 個人的習慣 2. 企業與組織的習慣 3. 社會的習慣
我認為the power of habit 會從腦神經學及心理去講述習慣如何形成,習慣的原理,及有大量案例去印證。
而原子習慣會有更多更落地的例子去透過微小改變,去形成習慣。
如果你
– 想建立新習慣
– 改掉壞習慣
– 想了解為何當建立新習慣後,很快固態復萌,重搭舊習慣。
這本書或許會對你有啟發。整本書核心主題就是說習慣可以改變,而改變前要先了解習慣的前因後果,更能提升成功的機會。
內容目錄
以下是第一部分(習慣對個人的影響)的一些重點:
寫在前面:習慣是甚麼?

「你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做甚麼?」
「穿鞋是哪一隻腳先?」
「沖涼會沖邊先?點沖?」
書中定義是:
刻意思考,做了選擇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每天都在做的行為。
腦要處理的事太多了,其他的都把他自動化吧。
B 習慣和練習有甚麼分別?
這是我讀刻意練習後,讀這書的思考。
對我來說,練習,是帶著意識及目標去變得更好的。
而習慣是,不知不覺間做了的行為,未必是帶著意識。又或者當某些事出現,很習以為常的行為。對我來說,拍八達通就是一個習慣,坐地鐵也是,誠然。
C 習慣是如何構成的?
書中研究人的大腦,結合原子習慣,習慣分四層。

提示: 大腦收到訊息的時候,包括視覺,聽覺,觸覺
然後就會產生
渴望: 內在需要
繼而引申
慣性行為: 達到獎勵的方法
從而得到
獎勵: 做到後自己開心的地方
一旦每一次出現提示,大腦就會按著以上程式執行,較小會去思考,簡稱一次生兩次熟。
例如
又提示 whatsapp聲響
渴望 分心,連結
慣性行為 睇電話
獎勵 舒緩,知道外面發生咩事

又例如:
提示 壓力大
渴望 減壓
慣性行為 食煙飲酒
獎勵 暫時舒緩

D 好習慣學不會?
以上那個會觸發習慣呢?
提示。
如果沒有提示,下一步就不會發生了。
而提示前提是甚麼?是察覺。要先清楚原來某個提示會觸發起自己的渴望。
所以,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充滿著甚麼提示的環境,盡量去創造有利自己的環境,減少會觸發惡習的提示。例如想專心看書,電話就調較勿擾摸式,再加上儀式感例如播音樂,讓每次習慣播音樂就專心看書。
E 壞習慣改不掉?
人生有很多不快事是無可避免,而剷除一個習慣是十分困難,沒法阻止所有提示出現,所以建議是順著模式行,提示出現,只是改變慣性行為,會更容易。
提示照舊出現,我們可改一改能帶來相似獎賞的行為,例如壓力大,想食煙,會不會改為,和朋友聊天等行為。前提是知道自己透過行為在滿足甚麼欲望和在甚麼情況下會觸發這個渴望。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曾經A君很喜歡咬手指,他試過捆綁自己的手指,甚至在手上加芥末去戒掉這個習慣,結果也是很快固態復萌,用了以下方法,A君戒掉了18年的壞習慣。
步驟一: 問自己得出真正想要的獎勵是甚麼
咬手指是為了甚麼?
無聊?壓力?安全感?更容易睡覺?成就感?
不一定問就有答案,透過記錄去了解自己的慣例方式。
當下次再有想咬手指的衝動,不妨試試其他方法。
例如
Day1 做冥想
Day 2 跑步
Day 3 跟朋友聊天
Day 4 看電視
做完後,寫下自己的感覺
Day 1 放鬆
Day 2 更容易睡覺
Day 3 安全感
Day 4 打發時間
然後還有吸手指的衝動嗎?沒有的話,就是同樣行動能滿足到獲得同樣的獎賞。
步驟二: 記錄習慣的線索
當每次習慣發生時,記錄下以下線索。作者提出大部分習慣都是5個類別。當每次習慣發生時,記下以下資料。
地點: 所在地
時間: 幾時發生
情緒狀態: 心情
其他人: 有其他人嗎?其他人在嗎?
預前動作:習慣發生前在做甚麼

以以上例子為例,當記下四天後:

會發現通常都是在晚上沒有人,不開心,壓力大時需要咬手指。
步驟三: 用步驟一的方法取代行為達到同樣獎勵
例如會唔會飲珍珠奶茶都可以減壓?同朋友傾計?
F 以上還沒足夠,還有一個重要要素
信念。
而書中提出,很多研究及案例發現,有很多人或許一開始可改變習慣,例如戒煙。但當人生再面臨樽頸,很容易又回到舊習。
而研究發現,甚麼類型的人比較小會回復舊習。發現都是一些有信仰的人,相信有更高力量的人。
書中研究不認為完全和宗教有關,而是基於一種相信的力量。相信自己值得,相信自己有能力,而人在群體中,大家的互相支持,更容易能互相感染,相信。所以要選擇一個對的環境,有利自己建立好習慣,戒掉壞習慣。想戒煙就去參加一些成功戒煙的群體,一班人一齊讓信念加強。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