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未必是天生,而是可以透過刻意練習訓練出來。
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塑造自己,培養出想要的能力,而非完全取決於天賦。
(正如我在刻意練習讀書和寫作)
為甚麼讀這本書?
上一本閱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每天進步1%的力量 如何透過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那對您來說甚麼是習慣?
對我來說,習慣就是重覆做同樣事情,甚至已經成了半自動化的行為,方便大腦有空間做其他事,例如朝早起身刷牙洗面,每天都會做,重覆做的事情,不一定會想想如何去改進。那工作習慣?那怎樣從工作習慣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透過練習使自己進步?就是我讀此書的原因。
這本書坦白說比<原子習慣>較有距離感,因為作者用了大80及90年代的例子及大量的研究作出正確練習的重要性,較適合喜歡研究及學術理論的讀者。
從新手到大師的秘密
把熱愛的事做一萬小時就能成為專家?
有人提出,要在某領域上變得卓越,至小要做一萬小時。
但是,我們每天吃飯,刷牙,睡覺,應已超過一萬小時,為甚麼我們沒有成為了專家?
關鍵在於我們這一萬小時練習的方法。
從新手到大師都經過三個階段的練習
1 隨意練習(初學):
讓自己產生興趣,熟悉該領域。
2 有目標的練習(初學到高級) :
針對性練習讓自己技巧有所提升。
有目標的練習的四個原則:
-有清晰明確的目標
-專注在目標上
-突破舒適圈
-得到反饋,了解那一部分做得好及不好
3 刻意練習(高級到大師級) :
在已成熟的技能,透過教練把技術更上一層樓。
刻意練習的四個原則:
- 找出這個行業中的高手/大師;
-分辦出這些人能成為專家的原因,了解他們的思考模式;
-明確的目標;
-投入時間進行訓練
以跑步為例,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1隨意練習:每天跑30分鐘。

2有目標的練習: 每天在30分鐘至小跑10公里,同時挑戰自己最快的速度,同時找導師指導知道甚麼部分做得好,甚麼做得不好。

3 刻意練習
已經能保持30分鐘最快的速度及距離,同時尋求該領域頂級教練是關鍵,分析其他跑手成功的原因。

見樹又見林更是關鍵
書中提出捉棋來說新手同大師最大的分別就是大師能看到戰略。
對我來說,我認為這是敏感度的展現。
有時fb廣告未如想像中有效,這或許就是見樹不見林的分別。學懂fb設定,不等於能複製同樣效果,重點是思維及營銷戰略的製定,因為思維決定了行動,有了全盤的戰略,fb廣告只是工具。
又例如看內容,不要只是看該段內容,而是要了解上文下理。

大師和一般人的分別是兩者在看見相同的事物時會有不同的想法以及行動,大師會看到組織以及更高層次的東西(戰略),一般人可能只見到其某項行動(戰術)。

總結
如果你正尋找方法去提升自己,不坊有目標的練習更多,刻意練習比天賦或許更重要。